注意!
最近,在上海各大公园
绿地散步的市民和遛狗党们
纷纷破防:
一种颜色鲜艳的毛毛虫
正集中进入活跃期,
一碰就送“火辣大礼包”!
有人形容那种痛:
万!箭!穿!心!
痛到晚上都睡不着了!
这滋味~让人此生难忘!
到底怎么回事!
快跟着小侬一探究竟!
上海公园“洋辣子”出没
当前为第二代幼虫活跃期
这批“刺客”大名叫做刺蛾幼虫,
上海人又叫“洋辣子”,
也叫“刺毛虫”。
这些小家伙体表布满了带毒的枝刺,
只要轻轻一碰,
它们就会毫不留情地“反击”
↓↓↓
红肿、起疹都是家常便饭,
症状轻的要一、两周才能彻底消退,
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全身过敏,
谁被蛰谁知道!
图源网友@Vet小郑
上海市绿化管理部门透露:
刺蛾幼虫一年两个时间段
准时上线。
第一代:
6月中旬孵化,7月底结茧;
第二代:
8月中旬-9月底正活跃!
这就是说,
现在出门逛公园,
真的很容易“撞上”它们。
不少遛狗的主人也纷纷吐槽:
自家狗狗在草地上玩耍,
不小心被刺蛾幼虫蛰到脚,
走路都一瘸一拐的,
去宠物医院一看,
竟然还有不少“难兄难弟”中招。
图源:网友@=)
图源:网友@林卡卡今天瘦了吗?
图源:网友@猜猜是谁的小宝贝
潜伏高手!
它们喜欢藏在这些地方
刺蛾在全球至少有上千种,
我国也有200多种,
这类昆虫在幼虫期大多会蜇人,
其中比较常见的有:
丽绿刺蛾、扁刺蛾、黄刺蛾、
桑褐刺蛾、褐边绿刺蛾等
小时候↓
羽化后↓
别看它们羽化后人畜无害,
小时候可是个“活爹”
不管你是带毛的还是不带毛的,
只要身上有毛孔的,
碰到它都得退避三舍。
图源小红书网友@黄黄
平时它们喜欢聚集在树叶背面、
树干或枝条上啃食叶片,
使市民在树下纳凉、散步
或收衣服时防不胜防,最新imtoken官网下载
在亲近绿植、修剪花木,
甚至孩子玩耍时,
也可能误触这些“伏兵”。
中招别慌!
三招教你缓解疼痛
万一不小心被刺蛾幼虫
“盯上”了,
千万别慌!
专家给大家支了3招:
①胶带粘毒毛
用宽胶带反复粘贴被蛰部位,
就能把那些讨厌的毒毛粘出来。
②肥皂水冲洗
用肥皂水(碱性)或清水
彻底冲洗患处。
碱性的肥皂水可以中和毒素,
减轻疼痛感。
③冰敷消肿痛
冰敷或用冷水冲淋,
可以进一步减轻灼痛感和红肿。
如果被蜇后症状严重,
如全身大面积红肿、呼吸困难,
务必立即就医
可别耽误了!
防治有新招
生物手段成新宠
虽然绿化单位
会在闭园后对树木喷药防控,
但专家也强调:
刺蛾不仅是许多鸟类的
“蛋白质”摄取来源
还关系到寄生蜂和一些
捕食性昆虫的种群平衡
对于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。
此外,
刺蛾属于“自限性”较强的害虫,
在健康的生态环境里,
通常不会大规模暴发。
所以,近年来,
一种更环保更智能的
生物防治手段流行起来啦!
人民公园、共青森林公园、
上海植物园等公园
纷纷引入周氏啮小蜂
开展生物防治——
既控虫,又不破坏环境。
上海市绿化部门特别提醒:
要是在树上看到
米黄色的蚕茧
里面还有黑色的蛹,
可千万别因为好奇就摘下来,
这很可能是周氏啮小蜂的家
保护好它们就是
在帮我们一起对抗
刺蛾幼虫这个“小麻烦”。
温馨提示:
9月底前都是刺蛾活跃期,
逛公园请管住手、
遛狗也要看好毛孩子,
毕竟谁也不想和“洋辣子”
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的恋爱!
【侬好上海 田小鱼综合编辑】
侬好上海(ID:helloshanghai2013)原创编辑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部分素材来源@解放日报 @新民晚报 @生态浦东,如有冒犯,敬请联系。
版权声明:未经授权谢绝转载imtoken官网下载2.0。